新闻通告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教育快讯 

教育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通告>>教育快讯>>正文

优化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环境
2017-09-04 15:47   审核人: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发展动力。当前,我国一些省(市、自治区),为了有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订出台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双一流”建设的“地方方案”,如广东省启动了“7+7”区域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计划,浙江省实施了“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等。另外,由于地域、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的不同,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教育生态有所差异,在其生态结构和路径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内涵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不同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短暂的平衡和长久的失衡,充斥着一致性和矛盾性,而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可以运用生态原理来研究教育现象。

  按照主体和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内涵:一是个体层次。地方大学中的成员,如学生、教师、职工,和自然生态中的生物个体一样,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以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个体以外的环境对个体生理、心理、成长等形成的各种影响,有助于揭示个体生态发展规律。二是高校层次。地方高校是个体及其校内环境的集合,又是省级区域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地方高校之间,既存在竞争,又有合作关系,地方高校发展是省级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三是区域层次。以个人和地方高校为主体,从纵向不同层次教育,到横向不同地区高校布局,构成了省级、国家级教育生态系统,体现出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系统非常类似的层级结构,下一级受到上一级的影响,同时又推动着上一级的演化。如果把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看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地方高校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群落或者小的生态系统。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教育生态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从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地方大学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不适应和不平衡,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就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三是教育与就业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协调和不平衡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四是教育费用的增加与各级地方政府将资金用于教育的能力和愿望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等。造成这些不平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内部因素来说,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到不同国家的教育生态系统,再到省级、地区级、市级,都呈现出层级性。因此,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要加强各种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才能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外部因素来说,高等教育受到人口资源、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影响,地方高校必须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实现发展目标。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结构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结构,是将教育系统与环境系统结合成教育生态系统来分析,研究高等教育主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分析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生态结构时应把握好以下环节:一是输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的输入;二是转换过程,即处理输入与控制输出的必要过程,具有弹性调控机制;三是输出,即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首先,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要把课程的系统进行生态学的分析,从目标到方法、评价等,再分解成若干指标体系,构成微观的课程体系。它有三种功能:一是编制课程,贯彻更新知识,改革教学内容的目标;二是实施课程教学;三是评估课程与课程的效率。从整个规范环境及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缩微到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以及教室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处,甚至学生个人的生活空间或心理环境,都属于高等教育的微观生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产生了许多矛盾,表现为:在教学价值上,过度重视教学的功利性价值,导致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教学目标上,过于注重统一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特殊性;在教学任务上,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轻视学生主体人格;在教学方法上,以注入式、灌输式为主,忽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在课程上,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在教学模式上,表现为比较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造成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视野较为狭窄、创造潜能受到抑制;评价方式上,以分数高低作为指标,导致分数成为唯一标准。

  其次,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要解决学科和课程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投资太少,能量流严重不足,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或者能量流、物质流虽然很大,但因流向不尽合理,同样会影响教学质量和生态平衡。高等教育生态功能的失调,突出表现为教育的效能不高。教育的效能可以通过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知识和科技成果的输出和转化等进行评价。当前,地方大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重业务,轻政治;重理论,轻实践。同时,相当数量的高校无法提供高新科技成果和成批的适用技术成果。这种状况,既不能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也不能促进和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自我完善。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态路径

  当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是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共同使命。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进入分层分类发展、争一流、创特色、以质图强的新阶段,需要在新形势下抢先把握发展机遇,占得先机,取得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

  1.建立生态化管理体制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重点是: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能够灵活适应外在环境的体制,增强教育发展的自身活力,释放教师、职工、管理人员投身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热情,借助外部环境力量,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实现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

  一方面要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和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生态化教育体制的核心是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确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的管理体制。发挥高校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高学历、专业人才聚集地,应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科研工作的核心是突破体制性障碍,促进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资源共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改变单纯依靠论文评审职称的机制,鼓励科研人员面向生产一线,以科研成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树立高校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高校自身的优势,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利用高校在人才、学科交叉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通过参加咨询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政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发挥高校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优势。

  另一方面是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如东莞理工学院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需求,这是解决“双一流”建设如何“顶天”的问题。同时,学校全面深度实施“三个对接”,即对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总目标和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新任务、对接区域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对接建设“一带一路”全球重要支点中谋划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增强与区域社会相向发展的贴合度,提升服务区域乃至国家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解决“双一流”建设如何“立地”的问题。此外,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强化改革,形成综合改革特区,有效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2.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根据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学校瞄准珠江口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发展需求,坚持“项目牵引、平台依托,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超常规建设思路,瞄准智能制造新型领域,凝练特色优势学科,重点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不断增强学科群在省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鲜明的学科建设特色。坚持重大需求导向和一流标准,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带动学科融合和高层次人才团队的聚集,组织行业产业关键技术和前沿项目攻关,凝练重大科技创新方向,促进学科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形成鲜明的科技创新特色。将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有机融合,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优化配置办学资源,促进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快形成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推进人文社会学科融合发展。围绕主干学科建设,带动各学科的同步发展、交叉融合、共生共长,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组建创新特区,实行特殊的考评与资助制度,培养、引进、稳定一批潜心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研究的杰出人才。

  3.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供给改革的要求,学校丰富和发展“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健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应创新创业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突出立德树人的价值塑造,突出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逐步构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教育体系、以适应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文教育体系。坚持开放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打造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建立以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性、差异化发展,建设人才培养特区,推进个性化教育教学。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产生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创业人才。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产业集群需求为导向,学科专业群和知识链主动对接产业科技和人才需求,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建立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强信息交流与协作,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应用科技的需求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军.中国高等学校软实力——生态竞争力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余珊珊.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的层次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12).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7]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8]蔡袁强.“双一流”建设中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GDJG01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