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两体三维"的理论建构,即以大学校长为主体,大学校长对大学的管理有"专心的事业、专长的从业、专门的职业"三个"专"的维度,以政府为主体,让大学校长有"负责的动力、负责的权力、负责的能力"三个"力"的维度。
关键词: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体三维"理论建构
2011年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承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研究"。本研究着重阐述两个问题,一是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二是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两体三维"的理论建构。
一、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增强治理能力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了良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继而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协调三角形"模式是伯顿·克拉克为解释现代高等教育系统运作,特别是进行多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时所使用的经典模式。从治理的视角看,这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体系。受他启发,我们建构了一个由政府主导、大学自主办学、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治理体系。市场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笔者非常赞成范富格特的说法,"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事实,关于高等教育,具有特质意义的市场并不存在,既不作为一个纯粹的协调形式,也不作为一个单一的现象。""所以,提到高等教育中的市场的概念,最好集中在像市场的要素,最显著的是竞争。"因此,大学、政府、社会、市场构成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这是大学外部治理体系。
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从大学内部的治理体系来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结构。我们把内部和外部两个结构整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见图1)
图1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图
在这个结构中,"校长负责"处于整个结构中非常核心的地位,这是由校长的角色所决定的。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作为大学法人的校长承担了多重责任:是大学组织与政府、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大学的社会形象代表;是党委决策与行政执行的重要纽带;是党委决策的重要提案者;是决策执行的组织者;是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交互的重要结点;是内部各种利益的整合中心;是市场竞争中的参与者。
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也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想追求,所以在管办评分离中的重点在"办",关键是"办"好,最终体现在校长负责的成效上。校长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关键人物,校长对谁负责、如何负责以及如何让校长负责是我们当下必须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推进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突破口,是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二、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两体三维"的理论建构
如何实现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经过研究,我们建构了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两体三维"的理论分析框架。"两体三维"主要指两个主体及其各有的三个维度。第一个主体是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对大学的管理必须专业化,"专心的事业、专长的从业、专门的职业"是其专业化三个"专"的维度。第二个主体是政府。政府对大学校长的管理也要专业化,必须为大学校长提供一种职业化的制度安排,让大学校长有"负责的动力、负责的权力、负责的能力"三个"力"的维度。
图2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两体三维"理论框架
按照这个分析框架,我们通过对"211工程"大学书记校长的问卷调查、网络信息跟踪调查、典型的书记校长访谈,与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发布的《美国大学校长(2012)》研究报告进行比较,从"两体三维"视角开展了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发展的状况分析,现在正在建设我国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数据库,并准备发布《我国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报告》。
(一)大学校长管理大学三个"专"的维度
1.专心的事业。现任大学校长中有87%继续从事原学术研究工作,从事原学术研究工作占精力1/4以上的有51.3%,其中占一半精力的有8.1%。91.6%的大学校长拥有学术兼职,平均学术兼职6.05项;47.3%的校长在任期间有学术类获奖,平均为1.6项;84.7%的校长在任期间发表过学术论著,平均为32.5篇(部),其中100篇(部)以上9.2%;10篇(部)以上46.6%;未查到有业务类论著的校长仅有15.3%。
2.专长的从业。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大部分是理工科。63%的大学校长是理工科出身,人文社科出身的校长仅占37%,其中管理学背景的校长占10.9%,教育学背景的校长仅占4.3%。与美国比较,大学校长教育学或高等教育学背景的高达37%,理工科背景仅占18.5%,这说明中国大学校长和美国大学校长学科背景之间的差距很大。美国的大学校长在工作之外有60.4%的私立、65.5%的公立校长撰写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文章。而我国大学校长中,工学背景的校长业余时间不阅读教育理论类书籍的比例达44.4%;继续从事原学术工作的校长中有41%不订阅教育理论类书籍。
3.专门的职业。59.1%的校长表示不愿放弃原有学术工作,而成为职业化的大学校长。有86.7%的大学校长离任后最希望回到学科从事学术工作。50岁以下的校长100%继续从事原学术研究工作,只有12.5%的人表示愿意放弃原学术工作,担任职业化的校长;50-60岁的校长83.9%从事原学术研究工作。现有34位校长是两院院士,占26%;另有2位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其中14人是担任校长后获评两院院士的,占院士校长的41.2%。
(二)政府管理大学校长制度供给的三个"力"的维度
1.校长负责的动力。职业理想是大学校长负责的内生动力源泉,是专心的思想基础。54.5%的校长认为担任大学校长这一职务不是他的职业理想,如果自由竞聘,70.6%会继续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29.4%则表示不会做了。所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有公开遴选制度,一是把初始提名权还给大学;二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遴选标准;三是相同学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遴选标准。让校长有负责的动力当中,47.8%的校长认为校长遴选的初始提名由"学校专门成立的遴选委员会"进行更具合理性,位列选项第一;26.1%的校长选择将遴选的初始提名权交给"政府专门成立的遴选委员会";57.1%的校长认为通过"全球公开竞聘"方式产生校长最好,但38.5%的校长则表示不会报名参加公开遴选。选择"校内民主直选"的比例为21.9%,50岁以下校长中有62.5%认为"校内民主直选"方式产生校长最好,而选择"校内民主直选"的校长全部拥有海外高校留学经历。只有2.9%的校长选择沿用"上级组织命令"的方式产生校长。
我们认为要培育职业化的大学校长,还要提高大学校长的收入,实行大学校长的年薪制。调查发现,中国"211工程"大学校长实际平均年收入17.34万元,15万元以下的占47.4%。54.8%的校长表示不满意,希望合理的年薪均值为47.36万元。
2.校长负责的权力。关键是怎样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清,这是制度本身需要完善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64.9%的书记、81.1%的校长认为"部分大学存在党政关系不和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职责边界不清晰",45.2%的书记、45.7%的校长认为是"制度框架的先天性缺陷"。
大学校长认为最需要强化的权利是"拟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且组织实施";其次是"推荐副校长人选";然后是"拟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最困惑的是校长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角色定位,这个角色定位既要落实到实处又感觉到非常的宽泛,大学校长认为自己最应扮演的角色是教育家占87.2%,但认为现实中实际扮演教育家的仅有38.3%,大学党委书记认为校长最应扮演的角色是教育家占85.7%,但认为现实中实际扮演教育家的仅有30%。在校长和书记之间相互评价中,我们发现5个问题,一是书记与校长的自我期待与对方的期待有差距;二是角色自我认知的理想与现实差距比较大;三是校长的自我评价高于他人评价;四是书记校长现实角色的同化;五是决策与执行的一体化。
美国大学校长的角色演变历经牧师主导型校长、学者领导型校长、专家管理型校长到目前的职业经理型校长。我们认为书记校长的角色要差异化定位,政治家、教育家的角色定位要落地,可进行评价与测量,建议强化校长CEO的角色意识,强化执行的责权,进一步限定党委书记直接参与指挥行政执行的权力。
表1我国"211工程"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的角色自我认知与互认(单位:%)
角色选择 |
校长自我认知 |
书记评价校长 |
书记自我认知 |
校长评价书记 |
应然 |
实然 |
应然 |
实然 |
应然 |
实然 |
应然 |
实然 |
教育家 |
95.7 |
66.2 |
97.6 |
48.2 |
88.1 |
52.3 |
78.2 |
41.4 |
政治家 |
27.6 |
12.9 |
40.5 |
15 |
69.1 |
45.3 |
76.1 |
71.9 |
学问家 |
42.5 |
36.4 |
33.4 |
50.9 |
14.3 |
9.6 |
4.3 |
4.4 |
变革领导者 |
57.4 |
47 |
42.9 |
43.4 |
64.2 |
57.1 |
45.6 |
26.4 |
经营管理者 |
29.7 |
34.2 |
45.2 |
45.5 |
21.4 |
40.4 |
4.3 |
15.2 |
政策执行者 |
8.5 |
34.2 |
14.3 |
38 |
16.7 |
38 |
28.3 |
50.3 |
3.校长负责的能力。在调查中,校长们认为最重要的三项领导工作是战略规划(63%)、人才引进与培养(54.3%)、学科专业建设(54.3%)。而美国大学校长们把筹集资金(67.4%)、责任感/学生学习的评估(65.7%)、预算/财务管理(56.6%)、资本改善项目(56.5%)排在前四位。中国大学校长认为最主要挑战是内部体制与机制不适应(54.3%)、人才引进与培养(50%)、资金筹措(50%)、办学理念冲突(34.8%)。美国公立学校校长把与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间的关系视为最大挑战(69.2%),其次是教工(50.2%),之后是行政系统和国家协调委员会(42.8%)。
从治理的视角看中美两国大学校长能力要求的差异,发现美国更多需要大学校长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协商能力,我国更关注的是内部的管理,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共主体的治理结构中,大学校长的能力结构变化要更多地去关注大学外部关系的协调,关注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关注大学资金的来源,关注大学的办学效率与效益。
调查发现,大学校长觉得他们的能力素养主要得益于多岗位锻炼(82.6%)、边干边学(52.2%)、个人体悟(50%)、看书学习(37%)、他人的成功经验(23.9%)和前任的言传身教(15.2%),而系统的专门培训获得认可的比例相当低,只有15.2%。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学校长的能力提升培训有很多的文章可做。
(宣勇,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浙江杭州3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