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事要闻
总147期 2014年第16期
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主办 编排日期:2014年07月02日
校内刊号:XGNK(2010审)02
◆ 教育教学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要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第一,加快研究制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评估评价体系和保障协调机构。建立涵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布局、不同层次与科类的设置基准、发展战略定位、服务面向、人才规格以及质量评价等国家标准体系。借鉴国际上成熟的高等教育评估经验和模式,对高校的院系专业进行专项评估、分类评估,积极培育和引入社会组织等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监测。
第二,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形成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制度保障。政府逐步下放办学自主权,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向高校放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大学的创造性。
第三,加紧制定高校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指导意见,切实提高教师潜心教学科研的热情和信心。建立“引得进、稳得住、用得好”的高校教师良性发展机制。支持、引导高校加大教学专项资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教学收入在教师总收入中的比例。引进欧美大学的学术年假制度。
第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大学生实习实践环境,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整体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及设置管理办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开展校校、校所、校企(行业)、校地(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协同,形成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营造良好氛围,逐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实施卓越博士教育计划,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吸引优秀人才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并在生活、科研方面给予充分的物质保障。
http://cppcc.people.com.cn中国政协新闻网2014年6月26日
◆ 教学研究
论文答辩走进Web 2.0时代
“学堂在线”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上,一门名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集锦”的课程正式上线。短短4天,就有近千名“在线学生”选修。这不仅实现了大学评价与考核环节线上呈现零的突破,也对学位论文答辩和学生培养的质量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把论文答辩搬到网上,将为高校教学质量与方式的变化带来切实的帮助。
第一,全程实录,倒逼高校培养质量。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大量时间都在进行学术训练,学位论文正是其中甚为重要的一项。可在不少大学,学生答辩就是一场走形式的“流水线作业”。这种窘状下,清华此次把论文答辩搬到网上,被不少人寄予了倒逼高校培养质量的厚望。论文答辩直播让学生更严谨地对待自己的研究,也确实给了评委一定压力。
第二,答辩上网,搭建新的同行交流平台。
一篇合格的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满足“文献掌握全面、选题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法规范、所得结论有理论贡献”等要求,如果只有几位答辩委员会成员能看到,会让答辩过程中所包含的大量知识被浪费,论文答辩作为一个重要培养环节的功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论文答辩直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同行交流平台。
第三,知识在线,推动“教与学”的改变。
随着全社会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和我国高校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类学术资源基本具备了共享条件。MOOC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对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论文答辩直播,就是将“创造新知”与“传播新知”相结合,成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创造过程。在线教育绝不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更要加强知识创造的过程,这才是2.0版在线课堂的本质和应有之义。
今年清华只在校内开展了直播答辩的尝试,未来答辩直播或将面向校外受众,并在更多地区、学校进行。
http://edu.people.com.cn人民网 2014年6月28日
聚焦英语四六级改革 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014年6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大学英语考试类课程设置及解决方案研讨会”在上海市同济大学举行,来自27所高校、150多位大学英语教学骨干教师参与,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热点难点及改革新模式。
第一,以“应试”促“应用”,大学英语直面高考改革。应用”和“应试”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关系,面对应试中存在的部分不合理性,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进,通过改进应试来体现更多应用。教育部采用了多种措施来推动英语改革,包括降低英语分数、实行一年多考、改变为社会化考试、分级计算成绩等。与此同时,英语课程性质发生改变:由学业课程变为培训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开始远离外语教育。
第二,以“课改”推“考改”,探索大学英语“教与考”解决方案。在大学英语课时减少的普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老师们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选取有针对性的四六级辅导材料来帮助学生提高四六级成绩,另一方面还需要老师们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监控和指导。本次“大学英语考试与课程设置及解决方案”研讨会搭建了大学英语教师交流新举措的平台,以更深入地探讨新形势下,通过大学英语考试类课程的有效设置来推动考试制度的改革。
www.jyb.cn 教育部网站2014年06月26日
◆ 人才培养
四川大学聚焦本科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依托“985工程”建设平台,构建和实施 了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前一个“3”是指“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类是以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全国首批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类是对一些有天赋、有潜质,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特殊兴趣、特殊专长的“双特生”人才的培养。
“2”是指“两阶段”培养。课程前置的基础上,把本科阶段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前一年半到两年半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从大三开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真正享受到个性化教育。
后一个“3”是指“三大类课程体系”。“个性化教育”阶段,把课程分为三大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任何一种课程体系进行学习;今后希望尝试创新创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创新探索型课程体系,大胆地开拓思维,在学校提供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做一些创业尝试;而那些毕业以后想先就业的学生,就可以选择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重点进行实践能力训练,提前进入实习单位、进入社会参加实践锻炼。
“X”是为落实本科“32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推行的若干项支撑计划。包括:人才选拔模式创新及生源拓展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及“双特生”培养计划;专业优化整合与交叉人才培养计划;公共课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计划等。
http://www.scu.edu.cn四川大学新闻网2014年6月26日
◆ 学产研结合
安阳市发改委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近市发改委联合安阳师院、安阳工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助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受到院校和企业的普遍欢迎。
一是牵头推进校企联合共建研发中心。通过校企联合共建研发中心,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才匮乏、科研设备落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院校充分发挥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加快科研成果的定向转换,符合院校由研究性向应用型转变的方向。初步测算,通过三所工程实验室的联合建设,可为企业节省研发资金1000多万元。
二是开展了博士教授企业行活动。为了解决校企研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市发改委针对我市企业技术需求和难题,组织教授博士深入企业开展义务咨询活动,为企业技术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提供定向定点服务。
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市发改委先期征集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急待解决的难题,发给两所院校的专家教授,并在学校建立招贤榜。随后召开了校企“相亲见面会”,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进行“自由行”和“团队行”。“自由行”是专家就自己感兴趣的个别企业技术难题,单独深入企业调研咨询和义务服务。“团队行”是市发改委组织多位相关专家对重点大型企业进行集中调研咨询义务服务。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进一步搭建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为加快全市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探索新模式,积累新经验。
http://www.henan.gov.cn河南省政府门户网2014年6月30日
◆ 教育快讯
★ 简政放权: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网2014年6月30日
★ 孙正林: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关键环节
人民网2014年6月30日
★ 惠新宇:以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年7月01日
编发: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 承办:教务处教研科 主审:齐 华
电话:029-86173068 传真:029-86173031 责编:李晓彤 陈 芳
邮箱:jyk301@126.com 印刷份数:120份 编辑:李 炜 岳海荣
请各位领导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栏目内容,更好的服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