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

 教育时事要闻 
 教育要情参阅 
 高教研究学报 
 理论研究 
 推荐书目 

教育时事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高教研究>>教育时事要闻>>正文

教育时事要闻2014年第21期
2015-04-16 16:51   审核人:

教育时事要闻    

   


152    2014年第21    

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主办                        编排日期20140928

   


                               校内刊号:XGNK2010审)02

教育教学    

刘延东:加快中西部高校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步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3日出席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研修计划中期成果汇报会时强调,要把发展中西部高等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办学能力和整体水平,加快中西部高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办好中西部高等教育,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扩大对口支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其中,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研修计划对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激发高校改革与发展活力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发展新阶段。中西部高校要主动服务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管理体制,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整体跃升。要坚持质量第一,结合中国实际、弘扬优秀传统、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走中国特色内涵发展道路。要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教育科技合作,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贡献。   

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研修计划由李兆基基金和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出资,2012年启动,已有25个中西部省区307所高校的432名学员参加国内外高等教育考察培训。  

http://www.xinhuanet.com新华网 2014     09     24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多重阻碍    

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精英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培养少量的精英人才,也就是培养科学家或者决策型人才;第二阶段是大众化阶段,就是大众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大众化阶段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应用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的人才要有应用能力,不能都搞学术。第二个特点是多样化,应用人才是多样化的。但是,评估标准的改变就一定能导致高等教育往应用性、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吗?事实上,我们看到其中还有多重阻碍。  

第一,碰到思想认识上的阻力。重学术、轻应用,是以往办学者的主导思想,求统一,排斥多样化,是以往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主导思想。因此,在本世纪初年,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迅速增长,即扩招时期,许多高等学校仍然标榜自己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第二,碰到的是实务方面的困难。    

首先是如何把应用性转化为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学校的培养目标,尤其是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不是能够转化为应用性的。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空洞的,应该是目标、规格都要写在纸上,但不是写好看点就算了,还必须要转化为课程。  

第三,就是师资。我们现在教师的学术水平越来越高,过去我们当大学教师,就是大学本科毕业先当几年助教慢慢提上来的。现在的高校最起码要硕士,如果“211”的话,没有博士学位进不来,985高校要985”才能进来,学术水平是高了,但学术水平高是不是就能当上应用型大学的老师?我认为,能当应用型大学教师的必须有两张证书,一张证书是博士学位,另一张是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证明。  

http://edu.people.com.cn人民网2014928  

教学研究    

浙江大学:探索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建设新模式  

浙江大学强化人才培养核心使命,加强本科教育教学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实践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建设新模式,着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第一,优化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建立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单元的基层教学组织,鼓励教师跨学科、跨院系交叉设立课程,明确教学组织在课程规划、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过程管理中的职责,形成基层组织、学院与学校三级本科教学管理体制。对基层教学组织采取年度考核、奖励优秀、归口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考核。  

第二,构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通过课程带动、专业联动、实践驱动、组织推动的“四轮驱动”,推行优质课程竞聘机制,构建教学协同共生体,引导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第三,营造开放共享校园教学文化。鼓励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相长的教学学术活动,设立“教学动态”网页发布各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学术动态。开设“教学学术研究”系列培训,设立“在线课程应用与研究”、“特色教材培育”等校级教改项目124项,形成同行听课评议、青年教师助讲制,加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研究。试点学生教学社团,本科生参与MOOC课程设计、制作与答疑,自制实验设备与教具。建立资源共享辐射机制,向西部高校、省内高校教师免费开放讲座、培训和网络平台。  

 http://gx.people.com.cn人民网 2014     09     26    

人才培养    

东北大学:深化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    

综合改革不等于各项改革的简单综合,而是要强调问题导向,以学科布局和学科优化调整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教育质量为落脚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瞻性的改革。通过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让所有办学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上,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通过开放培养、协同培养、复合培养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多样化的出口;二是招生改革,要建立机制,大胆探索,抓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生源;三是教学组织模式改革,要在机制上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核心是实现学分制;四是教学机制创新,要建立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机制和教师自我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机制,促进学院管理的积极性、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是关注教学中的核心关键问题,要深入研究,注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改造、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深化综合改革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同时还要结合我们的国情,遵循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原则,明确改革任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肩负起应尽的职责和使命,切实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http://gaojiao.jyb.cn教育部网站2014922  

浙江工商大学:将“立德树人”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老师们在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成长,把育人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放在“立德”与“树人”上。全校上下都应该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重心和首要位置,共同坚守大学育人之正道,促进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  

浙商大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德育融入教学中来。比如逐步构建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持续开展“课堂教学开放周”和“实务精英进课堂”;创新教务教学管理手段与形式,学生课堂及各类实践教学表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并推出9种考试方式,把考核的重点转移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上来;将继续扩大免监考班级的范围等。  

此外,该校还将建立新入职教师宣誓制度和师德承诺制度;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在岗位评聘、年度考核、评优奖励中,优先考虑教学水平和效果得到师生公认的教师,优先考虑在“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业绩突出的教师,并逐步将社会实践经历作为部分应用型学科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的必备条件等。  

http://edu.zjol.com.cn浙江教育新闻网2014928  

基地建设    

中南大学等支持湖南涉外跨校教学共建教育基地    

第一,教育观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结对子,正是以“转型发展”为契机,酝酿教学改革。从今年起,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的名师将到涉外的部分专业授课。同时,涉外的老师也可担任两所985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或开展博士后研究。  

第二,跨校教学,共建教育基地。  

中南大学将派遣相关教师指导参与涉外学科专业建设,并帮助涉外申报专业学位硕士点和科研平台,还将选派相关专家教授进行指导,并共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实习基地等。  

此外,中南大学还将选派专家教授到涉外举办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共同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涉外教师可到中南大学进修访学和培训,还可兼职担任硕士生副导师。在同等条件下,中南大学优先录取涉外毕业生或在职人员为硕士生、博士生。  

第三,与名校结对,吸收先进办学经验。  

包括涉外在内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正在以“转型发展”为契机,酝酿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要将“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人才”转变为按照“职业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教学计划”,“因为转型发展的目标,便是要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此次,涉外首开全省民办高校先河,主动与省内名校“结对子”。

http://gaojiao.jyb.cn教育部网站2014922  

教育快讯    

    青海启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试点  

人民网 2014     9     22    

    福建将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完善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     9     23        

    对话校长张荣:如何推动人文学科“四化”建设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     9     24      

   


  编发: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    承办:教务处教研科        主审: 

电话:029-86173068              传真:029-86173031         责编:李晓彤

邮箱:jyk301@126.com           印刷份数:120            编辑:  岳海荣

请各位领导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栏目内容,更好的服务大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