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事要闻
总160期 2014年第29期
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主办 编排日期:2014年11月27日
校内刊号:XGNK(2010审)02
◆ 教育教学
清华大学开启“三位一体”的教育改革模式
清华大学提出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清华大学通过对过去教学总结出有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改革;有的甚至成了制约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则必须坚决摒弃。为此,清华将着力推动三方面工作。
一是重塑师生关系。这是“三位一体”教育的核心与抓手。在学校里不能是老师传授知识技能、辅导员培养价值观,将二者相互分离的这种倾向必须彻底破除。要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创造一切机会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同时,要推动教学相长,纠正学生把导师、导师把自己当作“老板”的倾向,形成健康和睦、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二是强化课堂内外全过程全方位的互动和训练。清华大学通过“4+2”六类课堂,即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以及成长社区,创造全方位的成才环境,共同落实“三位一体”要求。这次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局面,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推动各类课堂协同培养和价值塑造。
三是减少课堂的学生人数。清华大学课程体系中,约70%是大班授课,30%为小班。今后要倒过来,争取把小班课程提高到70%,以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要坚持教授上本科生讲台,不仅上大课,还要提倡上小课。通过老师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人格和人生。
http://www.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2014年11月22日
西北工业大学:改革本科培养体系,强化教育教学改革
2014年4月,学校启动了新一轮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按照教务处的统一部署,理学院成立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依托模块化课程设置体系,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一、多措并举,增强专业吸引力。明确专业内涵,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增强专业吸引力。根据人才需求,制定培养体系,加大尊重和投入,广纳天下英才,确保生源质量,鼓励教授多种形式上讲台,注重学生专业情感培养。
二、课程内优化与课程间交互改革相结合。建立健全大学课程设置体系,确定课程知识模块组;课程体系的建立,实质是对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调整的过程。以发散性思维和立体交叉的方式,建立了突出专业性、分层级的通识通修基础课课程模块,归并优化课程内容,健全课程知识模块,为全校理、工、管、文、经、法等各类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菜单。
三、教授督导与院领导听课相结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课堂讲授仍然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良好的学风和教学秩序则是课堂讲授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每学期定期组织1-2次教学研讨会,邀请督导老师参与其中,与青年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传授授课技能,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与教学名师面对面沟通的平台。
http://www.chinanews.com中国新闻网2014年11月25日
◆ 教学研究
南京大学副校长谈哲敏:“三三制”教学改革效果好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管理僵化等。南京大学凝练出人才培养新理念: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
从战略层面来讲,通过“三三制”的培养模式,即将本科教育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在多元培养阶段,为学生构建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不同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物;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更大自由发展空间和更强社会竞争力。
在改革措施方面,谈哲敏重点介绍了学分结构调整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启动学分制收费管理改革,设置比例均衡的三大课程模块(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开放选修),构建就业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等措施改革课程体系;实行课程、专业和发展路径均可选择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工作“管、办、评”分离,加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
谈及在未来如何推进改革,谈哲敏认为,要始终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变革。
http://www.chinanews.com中国新闻网2014年11月21日
◆ 人才培养
河海大学:四项举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河海大学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强化水利特色和优势,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拓展专业内涵,构建多元化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以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专业必修课程为主干,以按相关学科方向设置的选修课程模块为支撑,涵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安全、环境等领域的多元化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二是深化教学内容,构建精品课程群体系。“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均被评为国家级和江苏省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半数以上的课程已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是同类专业中建成精品课程最多的专业。
三是开拓专业方向,创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建立了“分方向”、“分层次”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一体化)的强培体系、“四元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科学研究-跨文化交流”相结合)为特色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创新实践教育,建立创建联动创新机制。建立了专门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建了全国性的水利专业竞赛平台“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和本硕博互学互动、共同创新的联动机制。
http://edu.people.com.cn/人民网2014年11月25日
贵州大学:创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贵州大学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重内涵促发展,,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之路。
一、通识+专业让基础厚起来。在多年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2013年贵州大学构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平台+模块’的专业培养体系。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为大一新生设置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等六大核心课程。
二、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动”起来。贵州大学2010年启动了“16+2”教学模式的改革,每学期课程分为16周教学周和2周实践周。在此基础上,学校从2013年起正式施行“三学期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实践活动或各类竞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注重基地和认证让平台的建设。2009年起,贵大先后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85高校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每年都有近200名贵大学子被选送到这些大学进行一年的交流学习。为激励本科生继续深造,2012年底,贵州大学开始正式实施“博学计划”,为考研学生开设各类提升班、资助复试差旅费,并优先推荐参加各类评优评奖。,贵州大学将不断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http://www.gzu.edu.cn/贵州大学11月24日
◆ 基地建设
湖北文理学院:“产学研”基地打造“应用型”大学
学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之路,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之路,走开放办学之路。
一、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接地方人才需求。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将实践教学平台化,建立了各种基础实践教学中心、专业实践教学中心、综合实践教学中心,和分布于各二级学院的公共基础实践中心、基本素质实践中心、专业基础实践中心、专业工程训练中心、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等。
二、对接基层科技文化需要培育人才。“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的“三进”活动是该校力推的又一重大举措。自去年暑假以来,该校对该活动进行了深入动员和规范化引导。
三、学科专业建设,对接产业经济发展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学科要素向重点学科和优秀团队聚集。重点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大力发展与地方产业联系紧密的学科,超常规发展地方有重大需求的学科。
http://www.hbe.gov.cn/湖北教育厅2014年11月21日
◆ 教育快讯
★ 中南民族大学:职业训练营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
人民网2014年11月24日
★ 北京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发展中心成立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11月26日
★ 首届“中国大学生商业领袖挑战赛”启动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11月26日
★ 教育部出台加强直属高校直属单位财务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2014年11月27日
编发: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 承办:教务处教研科 主审:齐 华
电话:029-86173068 传真:029-86173031 责编:李晓彤 陈 芳
邮箱:jyk301@126.com 印刷份数:120份 编辑:李 炜 王晓艺
请各位领导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栏目内容,更好的服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