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事要闻
总162期 2014年第31期
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主办 编排日期:2014年12月11日
校内刊号:XGNK(2010审)02
◆ 教育教学
东北大学校长赵继: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水平大学
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民族振兴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支撑,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
一、寻找突破,在变革中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首先要加快改革的步伐。鼓励高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让我们意识到,谁能在综合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上取得突破,谁就能抓住学校发展的最大机遇,释放发展的最大红利,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赢得先机。
二、开放发展,是当前推动大学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走开放式发展道路,要以深化改革为契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理顺关系,突破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其中,完善开放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现大学内部共享治理,是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前提;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是基本要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协同创新和“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开放发展。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打造承载行业传统,彰显时代精神,体现中国特色,契合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要求的开放式的优秀大学文化。
三、深化综合改革,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大学应该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保证开放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前瞻性。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瞻性的改革,把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意志融入学校的建设发展脉络中,让所有办学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所有教职员工的创造性全面释放,在助推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
http://www.chinanews.com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12月9日
重庆大学:凝聚共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014年是重庆大学推进综合改革重要的一年,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则是综合改革重要的内容。重庆大学校就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统一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学校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规划、管理、协调、服务的作用,提升管理及服务水平,建立“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管理育人文化。学院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二是进行综合改革,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做好保障。要加强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各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与职称评定制度,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同时,完善好教师激励制度,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资源分配制度;
三是加强教学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教学与科研结合,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落实责任,完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规范管理、从严治教。
http://www.cqu.edu.cn/重庆大学2014年12月7日
◆ 教学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营造良好学风氛围促进教育教学
中国石油大学精心谋划、全力动员,深入开展“优良学风建设工程”,推动了全校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经历了一次再讨论、再提高、再总结和再促进,营造了优良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一是强化主题教育,筑牢学生思想基础。各学院本科生班级分别围绕“创建优良学风班”和“遵守学术规范,严守科学道德”的主题广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演讲、知识问答等形式帮助同学在活动中深入了解和掌握学术规范知识,有效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注重成长规划,扎实“绿色成长方案”规划设计。“绿色成长方案”是以班级精细化管理体系采集的学生成长数据为基础,以深度辅导为主要手段,辅以学业辅导、人生辅导、朋辈辅导,通过为每个学生制定一套成长规划蓝图,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学生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
三是开展学风督查,营造学风良好氛围。学校在辅导员“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宿舍”的基础上,组织各学院针对夜不归宿、沉迷网络、迟到旷课等不良现象,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同时进一步严格早操、晨读、课堂纪律、晚自习、宿舍管理等管理办法,切实规范学生行为,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了较大的声势和良好的氛围。
http://www.chinanews.com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12月9日
◆ 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以价值引领和学术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北大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焦点热点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的专业优势与‘第二课堂’的组织优势结合起来,推动环节创新与效果提升。
一、深入基层,找寻胸怀天下的精神力量。北大建立了社会实践活动校院两级审批立项制度,几乎所有的社会实践项目都来源于学生的自主申报。每个项目都要提交立项表,对实践项目的目标、指导思想、内容等有比较全面的计划,没有通过校院两级审批的活动都不予立项。
二、知行合一,追逐学以致用的广阔天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身边的现实,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和专业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社会实践,加速提升了他们的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北大社会实践团的团队组建、实践成果也体现出鲜明的学术导向,让学科背景各异的学生在交流中开阔专业视野、在碰撞中探索实践新知。
三、用志愿服务培育实用人才。从过去主要注重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转变为注重实践活动首尾两端的管理。每年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后,校团委进行集中培训,在实践活动的内容指导、组织建设等方面,对大学生团队进行教育培训。
http://www.pku.edu.cn/北京大学2014年12月8日
南京工程学院:以技能和需求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对高校改革发展提出要求。南京工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通过革新课程体系和建构实践平台实现了从高等工程专科院校到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嬗变,在服务地方中焕发生机。
一、打破壁垒,瞄准行业调整课程。学院打破了各学科间的壁垒,又整合机械、材料等学科,确立“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培养方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不仅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还构建了以“统筹规划、贯穿全程、项目载体、交替互补”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工学一体,对接企业搭建育人平台。在该校,课堂是车间,老师是师傅,学生是员工,作业是产品,课堂则是以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为教学现场。目前,学院已与法国施耐德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建成了集基础实验、工程训练、项目教学于一体的大型工业中心和创新学院。这不仅最大程度还原了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还提供了比企业更优越的实验环境。
三、立足社会,人才培养“适销对路”。教育必须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是教育改革的重大命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实现学生技能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学生的能力大幅提高,出了校门就能胜任工作。
http://edu.gmw.cn/光明网12月9日
◆ 基地建设
许昌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办学理念
实施“校企联姻工程”,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构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三大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一、背靠行业拓宽专业建设平台,专业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坚持围绕行业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强化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引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构建“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对口企业接轨。
二、对接企业构筑合作育人平台,学生契合就业岗位要求。IT企业对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会同企业技术专家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能用、顶用、好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逐步构建了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容的“融入式”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三、瞄准产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成果助推地方产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先后获批建立了许昌市网络工程技术中心、许昌市数字信号处理与电力通信重点实验室,服务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http://www.haedu.gov.cn/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12月7日
◆ 教育快讯
★ 第六届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落幕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12月9日
★ 中国大体协高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
人民网2014年12月9日
★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和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召开
光明网2014年12月8日
编发: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 承办:教务处教研科 主审:齐 华
电话:029-86173068 传真:029-86173031 责编:李晓彤 陈 芳
邮箱:jyk301@126.com 印刷份数:120份 编辑:李 炜 王晓艺
请各位领导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栏目内容,更好的服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