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事要闻
总196期 2016年第13期
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主办 编排日期:2016年10月25日
校内刊号:XGNK(2010审)02
◆ 教育动态
2016学位点调整: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今天正式公布《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共有25个省份的178所高校增列了366个学位点。
本次学位点动态调整中,从撤销学位点较多的学科来看,软件工程最多,共有36个软件工程学位点被撤销,工程(项目管理)被撤销21个,工程(工业工程)被撤销13个,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工程(物流工程)、应用化学等学科被撤销学位点也超过10个。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即将出炉和国家“双一流”计划启动的背景下,高校学位授权点动态大幅调整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有关专家表示,不少高校主动撤销大量学位点,意味着高校的发展思路正改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发展的奋斗目标。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0-20
数据显示我国高水平科技论文数量跃居世界第三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2日在京发布《201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三,排在美国、英国之后。对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戴国强表示:“很多数据都表明,近年来我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明显实效。”
根据统计结果,2006年至2016年,我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2.8%,超过德国排在世界第3位;中国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得到大量引用,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495篇,占世界总数的18.0%,世界排名首次达到第3位。此外,我国8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包括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而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则连续6年排在世界第2位。
来源:光明日报,2016-10-13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高校超8成
教育部获悉,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参赛热情空前高涨。截至9月15日,参赛高校2110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81%;学生报名项目118804个、直接参与学生545808人,分别是首届大赛的3.3倍、2.7倍。第二届大赛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目前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部完成,全国总决赛将于全国双创周期间(定于10月13-1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据介绍,第二届大赛的主题是“拥抱‘互联网+’时代 共筑创新创业梦想”。目的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来源:新华社,2016-10-12
◆ 高教热点
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立
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9日在京成立。中心位于北京大学校内,占地近5000平方米,内部功能包括新青年创客空间、创业大讲堂、创业咖啡、创新创意设计展示中心、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等。该中心作为北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其落成既是北大服务创新创业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更是探索全方位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校园创业氛围的有益尝试。
来源:人民日报,2016-10-10
上海高校出资设立7700万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
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的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新创意市集于10月13日~14日展出,这是2016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海分会场的系列活动之一。这一市集旨在以推进校园文创项目为突破口,搭建校企协作、产教融通的桥梁,打通“学生作品-孵化产品-创意商品-创新销售”的转化链条。市集吸纳了来自上海各大高校、超过60个团队的数千件原创作品,还专门开辟出VR互动区,使参与者可以感受虚拟穿戴、虚拟配对等VR技术带来的逼真体验。
目前,上海已形成70多个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基地,可使用场地面积8.1万平方米;上海各高校出资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7700万元,吸引校外孵化资金1.89亿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10-19
河北投25亿专项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
河北省日前决定,从今年起,“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将每年增设专项资金5亿元给予支持省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计划力争到2020年,有3所左右省内大学达到或接近国家一流大学水平,一批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个别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到2030年,若干所大学进入国家一流大学行列,更多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0-16
北京:三所高校签合作协议参与建设城市副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日前分别与北京市通州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将发挥3所高校在艺术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作。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0-18
广西:3年累积投入六千余万推进高校思政建设
近年来,广西扎实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工程项目,2014年至2016年每年投入全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工程项目保持在2200万元。
此外,广西专项投入500万元用于推广易班建设,专项投入400万元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每年的经费投入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项目。广西高校工委、教育厅严格执行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检查,组织专家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实施期中、期末进行验收考核。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10-21
◆ 教育改革
深化督导改革 提高治理能力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督导委员会主任刘延东20日在出席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暨第十届国家督学聘任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督导体系,提高督导水平,履行督导职责,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刘延东强调,教育督导是实行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完善专项督导,有效解决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要创新督学方式,健全评估监测体系,落实责任督学职责,引入第三方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各地要完善督导制度,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教育督导权威性和公信力。
来源:新华社,2016-10-20
推动中欧学分互认 扩大学生交流规模
10月11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欧盟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动中欧学分互认,扩大双方学生交流规模,引导双向平衡流动。”欧盟成员国是我学生学者出国留学主要目的地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在欧盟国家留学人员总数为303451人,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24%。2015年当年前往欧盟国家留学人员总数为123018人,占当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23%。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7961人,占当年公派人员总数的37.7%。
由于学校、地区及国别差异,中国高校如何与外国高校进行“学分互认”则成为一项更加庞大的系统工程。“学分互认制度是核定学历、学位,计算学习量,认定学生在国外培训学习经历的重要工具。”陈宝生表示,近年来,中方一直鼓励和支持与国外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和学生交流,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已成功在校际间开展了学分互认的试点。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10-11
◆ 教育快讯
★ 北京大学推出创业教材《北大十五堂创业课》
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0日 |
★ 陕西举办百余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
新华社2016年10月12日
★ 黑龙江新规:高校体育场馆必须面向社会开放
新华社2016年10月13日
★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开启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年10月19日 |
编发: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 主审:顾致平 李晓彤
电话:029-86173173 责编:王 彦
邮箱:gjstg@xatu.edu.cn 印刷份数:120份
请各位领导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栏目内容,更好地服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