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

 教育时事要闻 
 教育要情参阅 
 高教研究学报 
 理论研究 
 推荐书目 

高层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高教研究>>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正文

杜玉波会长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18-11-15 15:31   审核人:

尊敬的曹淑敏书记、徐惠彬校长,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正式成立了,这是学会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新当选的理事长、秘书长和各位常务理事、理事、监事表示热烈祝贺!对今天参加成立大会活动的中央军民融合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的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军事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刚才,理事长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房建成院士作了很好的发言,站位高、视野宽、思路广,为分会的工作确定了基调、开了好头。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高等教育战线应该自觉服务于这一重大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应该充分统筹资源、发挥作用,为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贡献力量。这里,我就为什么成立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分会、怎样办好分会等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军民融合战略重大意义,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担当责任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充分强化了军民融合发展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贯彻落实,提高法治化水平,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地见效。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新时期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高等教育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高校特别是传统国防院校,承担了大量国防军工高新技术研究和国防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教学会成立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目的就是要有效整合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教育研究力量,搭建研究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构建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七所直属高校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A类大学建设高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锐意创新驱动,矢志军民融合,形成了以 “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为基本特征的科技创新“北航模式”。21世纪以来,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0余项,近13年获得1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所获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数量名列全国高校第一,为解决国防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军民科技协同的桥头堡、军民融合人才的蓄水池、军民创新成果的新高地。

此次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的成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主动担负起发起职责,充分体现了包括北航在内的一大批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责任担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北航牵头,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在研究分会筹建过程中,中央军民融合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给予了亲切关怀、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高教学会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二、搭建军民融合教育研究重要平台,为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凝聚力量

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快形成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军工集团等为主体的军民融合教育研究交流合作平台,引领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建立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推动教育研究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围绕深化协同育人、聚焦资源共享平台、强化智库建设、联合攻关创新、促进国际交流五大主要任务展开工作。

一是坚持协同育人,丰富国防教育本质。分会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根植国民教育丰沃土壤,统筹运用军地教育资源开展协同育人,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各成员单位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经济、政治、形势等教育之中,强化大学生国防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

二是深化交流合作,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分会要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和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鼓励各成员单位分类推进各类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开放共享,积极推动成员单位所在区域、所属单位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互通。要构建多元信息平台,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合作研究项目、建立联合实验室、组织军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活动,促进高校、产业界、工程界、科技界的沟通与交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传播军民融合研究成果。

三是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服务决策功能。分会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主动研究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军工行业、国防领域和各地区的需求,找准服务切入点,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的人才培养、产业规划、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国内外军民融合理论成果和改革经验,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咨询。要积极参与技术转化评价,跟踪具有潜在军用前景的技术发展动态,探索相关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标准,协调加大在军工科研项目立项评估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的权重。

四是开展联合攻关,增强服务需求能力。分会要大力推进成员高校优势学科交叉与创新发展,将学术探索和服务军民融合战略需求相融合,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创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术前沿,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依托成员高校国防特色学科优势,深化与军队、国防工业部门、军工集团在国防装备体系建设、高新技术装备发展、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推动校企间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积极参与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建设,支持技术交易、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等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推动军民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运营。

五是拓展国际交流,创新国际交流模式。分会要积极推动成员单位开展和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方位合作与研究。通过国际学术研讨会、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研究项目、中外联合实验室等活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开展有实质性成果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强化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探索新时代学术社团建设新模式

分会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凝聚和整合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军工集团、高新技术企业等组织的军民融合研究力量,其发展建设需要科学规划、统筹部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的办会宗旨,做到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重点突出相结合、谋求长远规划与抓好当前任务相结合,确保分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战略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军地协同,落实任务目标,扎实探索新时代学术社团建设的新模式。

一要明确职责定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结合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的具体实际,聚焦主责主业,优化工作布局,在发挥专家群体优势建言献策、凝聚力量资源助推融合发展、打造研究分会品牌质量上求作为,完善分会职能,开创分会发展新局面。

二要强化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专题学习,提高分会干部和秘书处同志们的理论修养,加强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问题的认识,提升工作使命感。要积极营造廉洁、高效、向上的办会风气,发扬钉钉子精神,实干苦干,不断取得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发展新成效。

三要注重建章立制。要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办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科研管理、项目开发、活动开展、财务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细化配套文件,完善内部管理,畅通反馈渠道,为分会科学决策、高效运转提供制度保障。

四要完善运行机制。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完善议事规则;规范基础工作,按时完成换届、申报、章程修订等相关审批备案手续;建立与上级学会和兄弟分会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资源共用共享、工作相互支持、管理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

五要提高综合服务。要发挥分会的人才优势,积极组织军民融合技术对接活动,努力争取承办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各层次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广泛推进军民融合成功经验的传播,不断扩大分会的社会影响。

各位代表、理事,同志们!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强劲动力。应势而谋,行且坚毅,我相信,刚刚成立的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一定能够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与国防事业有机融合、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中,扮演精彩角色,作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10月28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军民融合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