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告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教育快讯 

教育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通告>>教育快讯>>正文

赵丹龄:推进实施分类评价 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
2018-03-06 10:50   审核人:

摘 要:“双一流”建设,必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3日晚,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司一级巡视员赵丹龄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就如何推进人才分类评价相关问题深入探讨。

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司一级巡视员赵丹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唐景莉 韩晓萌)“双一流”建设,必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3日晚,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司一级巡视员赵丹龄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就如何推进人才分类评价相关问题深入探讨。

赵丹龄指出,人才评价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高校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意见》的出台会促使社会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的活力。

针对如何实施分类评价,赵丹龄提出,人才评价要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教师和人才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有针对性,要将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评价人才。同时,高校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要针对青年教师或者青年人才实行普惠性的措施,在重大科技、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要向青年倾斜,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