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家教育部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本科院校要坚持“以本为本”,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这一要求不仅为“教育强国”和“质量时代”注入新的内涵,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坚定了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近年来,该学院积极构建“一基双师三模块四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公共管理前沿知识、政策分析与制度创新能力、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公共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卓越公务人才,强力打造地方政府部门和城乡治理领域的公务人才培养高地。
改革举措
1.以本为本,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完善制度保障,树立本科教学的核心基础地位。制定本科教学工作手册,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蓝宝书”;建立教学比武与交流制度,提升教师教学和人才培养能力;组建教学创新团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建立教学反馈制度,定期开展师生教学座谈会。学院还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将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成果纳入教学业绩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以及其他评奖推优体系。
加强思想引领,营造重视本科教学的学院文化。本科教学是学院教师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工作之要。学院通过教职工大会、党员大会、学院例会、系主任会议、教学座谈会等多种场合以及“双师双行”等活动,积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不断加强思想教育与引领,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营造重视本科教学的学院氛围,打造“让师生爱上课堂”的学院文化,使教书育人逐渐融入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日常行为。
加大资源投入,优先保障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不断加大对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投入,本科教学经费占学院全部运行经费的60%以上。每年各拨出12万元经费用于开展本科生暑期集中实训以及本科生创新创业孵化课题。设立各类本科教学专项经费用于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学生培养。开辟了数百平方米的教学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讨论室、BIM工作坊以及“三考中心”建设等。
重视平台建设,加强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支撑。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学院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夯实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经过多年融合,学院已经形成了政府治理和城乡治理两大学科方向以及相应的专业群,学科实力和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公共管理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并进入全国前18%,行政管理专业连续获批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城市管理专业排名为此进入全国前16%。
2.双师双行,凝聚人才培养动力
拓展“双师”内涵,实现全员育人。学院构建了完善的“双师”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双师”首先是指专业导师和社会导师,其中专业导师以项目导师的形式开展,社会导师由知名校友和社会人士担任;其次是指党员导师和朋辈导师,前者由党员教师担任,后者由高年级学生担任。通过全方位“双师”体系,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党建育人。
探索“双行”活动,实现全程育人。“双行”是指“校内行”和“校外行”。学院目前开展的“公闻天下”“导思导行”“榜样力量”“五号室友”“城事管家”“古村之友”等品牌活动得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通过上述活动,促进教学和实践的无缝衔接,实现全程育人。
实施项目导师制度,实现全域育人。项目导师制是在学校原有的综合导师制基础上,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其他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学习、生活、思想等全方位的培养。项目导师制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化,是综合导师制的2.0版。项目导师制具有针对性、动态性、问题导向等特点,能够弥补现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导师制虚化、师生关系疏远、人才培养缺乏抓手、知识导向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问题。
3.三位一体,完善人才培养内容
坚持“知识传授”,解决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问题。基于对生源情况及毕业状况的分析,学院认为,知识传授仍然是地方性高校公务人才培养的基础。当然,知识不仅仅包括本专业知识,还包括本学科知识以及通识知识等。为此,学院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设置了通识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以及个性化教学等四大教学平台,为知识传授提供充分的课程支撑。
坚持“能力培养”,解决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院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开设了“批判式思维”“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等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政策分析与制度创新能力。其中“批判式思维”课程已经成为学校五门核心通识课程之一。通过“创业基础”等第一课堂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和集中专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务能力。
坚持“价值塑造”,解决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价值理念塑造与人格养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与灵魂,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通过“双师双行”、项目导师指导活动以及“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改革,加强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师生在共同参与项目或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感情,增进了了解,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健全人格。
4.四元耦合,构建人才培养路径
创建优质课程群,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面向地方政府部门改革的重大现实问题,创建了“地方政府与政治学”“地方公共管理学”“地方公共政策学”和“公共管理研究前沿评价”等核心课程群。将公共管理前沿热点问题与教师的新研究成果引入课程,同时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科研的“引子”。通过研究性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动力,加强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系,实现科教融合。
编写本土化教材,构建立体化教学内容。教材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既要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又要立足于我国本土的管理实践。学院选择《公共政策学》教材进行改革试点,整合多年研究成果改编出版了《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研究》《地方公共政策学》等本土化教材。同时,不断完善课程的资源网站、教学案例、调研数据等,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内容。
重视课堂教学,让“师生爱上课堂”。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营造重视课堂的氛围,学院开展了“让师生爱上课堂”系列主题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完善以及教学效果提高。特别是连续多年举办的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评选活动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促进师生共同“爱上课堂”。
创新实践实训,提升学生实务能力。以G20杭州峰会为契机,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合作,创造性地“将课堂搬到西湖边”,在出色完成G20服务保障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全方位提高。筹办了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以及浙江省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为学生实务能力培养提供平台。探索短学期等实践教学新模式,积极开展暑期集中实岗实训。
培养成效
1.主动学习氛围浓郁,专业学习效果显著
通过制度保障、项目牵引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逐渐形成,专业学习效果逐渐显现。近3年,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竞赛以及创新创业竞赛中荣获50多项奖项或项目,其中省部级以上20多项,“挑战杯”“国创计划”等国家级别竞赛和项目10余项,在省内公共管理类专业中名列前茅。考研出国深造率从2015届的9%大幅度增长到2018届的18%,考入北大、人大以及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研究生数量逐年上升。
2.人才培养基础扎实,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夯实了学院人才培养基础,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突出表现在社会调查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公共政策分析与制度创新能力等公务人才核心能力方面。自2014年开始,学院每年组织本科生参与郭剑鸣教授负责的国内首个省域范围反腐败公众感知与清廉浙江建设百人调研团,范围涉及浙江省11个地市、89个县区,累计问卷6万余份,在相关课题研究、专著出版、论文发表、领导批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锻炼和培养了公务人才核心能力。
3.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公共精神逐渐养成
学院通过探索与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公共管理前沿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公共精神与家国情怀逐渐养成,关心国家发展、关注社会问题、响应社会需要,已经成为学院大学生的自觉选择。学院每年都有数百人次参加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圆满完成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五水共治”宣传调研服务、首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相关工作。2017年,“古村之友”公益创新创业成果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传柒载星火,筑文化之桥”本科生暑期实践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实践团队。